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11月10日上午,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代楷模”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多位团队代表分享了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
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主要从事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工作。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团队由1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拓展到45个维权岗,成员发展到500余人。
报告团成员与师生们代表合影 摄影:程丁、闫昭(图源:受访单位)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梅玫是团队成员之一,她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已超过20年。在2004年的一次庭审中,她听到一个涉罪少年满含委屈和愤怒地质问:“当我父母离去无人管教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当我被人欺凌无助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我犯了罪,你们都来审判我了!”
梅玫和同事们开始反思: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不能无差别对待,未成年人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其控制能力弱、心智不成熟、可塑性和矫治率高,怎能“一诉了之”或者“一放了之”,应当建立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特殊机制,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专业化帮教,让涉案未成年人看到希望。于是,最初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应运而生。他们开通热线、设立信箱、打造谈心室,在企业、社区、学校相继建立观护基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经过20余年的发展,重庆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已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团队中,还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吴波,他扎根重庆三峡库区、守护留守儿童权益,在依法办理一起侵害多名三峡库区留守儿童的案件中,废寝忘食地审查在案证据,多次勘查犯罪现场,指导公安机关补查遗漏事实,最终不法分子被法院判处死刑,对侵害留守儿童的犯罪形成了强大震慑。
以及来自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的副主任李非白,她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检察官妈妈”。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被害人身亡后留下了未成年的三姊妹,李非白主动介入,为孩子们争取赔偿款、确定监护人。在持续跟踪监督下,察觉监护人侵占、私分赔偿款时,又向法院致函暂停发放赔偿款。面对监护人持续的电话辱骂、将孩子丢在检察院扬长而去的威胁,面对不理解者“凭什么”的诘问时,李非白敢于担当,创设检察官和监护人共管账户,充分保障三姊妹的合法权益,解决三姊妹生存和成长之忧。
还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唐焕然。他和同事依法提起重庆首例网络传播淫秽信息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督促有关网络社交软件全面升级,阻断和清除侵害源。之后,团队成员推动重庆市检察机关围绕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等家长揪心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带动开展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特殊场所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为孩子们营造了清朗健康的成长环境。
此外,还有“敢啃硬骨头”、成功办理大批疑难复杂案件的团队成员龚珊、致力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团队成员王莉、接力帮教未成年人的团队成员孙文静三位优秀代表。
据了解,在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的履职保护和示范带动下,近年来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下降。
“我们不是无所不能,但我们愿意为孩子竭尽所能!”20多年来,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始终践行“为祖国守未来、为民族守希望”的初心使命,用法治护航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梅玫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渝检护“未”团队将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来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这六大保护形成合力,把孩子们的问题解决在前端,而不是用最后的司法保护来收尾。
淘配网app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