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短肠综合征是因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或手术切除大部分小肠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小肠是消化系统中负责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部分,当其长度不足时,患儿可能会出现腹泻、严重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和电解质失衡等问题。
那么,到底多短的肠子算“短”呢?足月新生儿正常约250~400厘米,这个“短”是相对的、个体化的、差异化的,可以理解为“不够”。
如果剩余小肠的功能不足以供应身体所需的营养,那就是“短”,一方面和患儿原本的小肠长度、身高、体重、营养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是否保留回盲瓣、结肠长度、留下的是空肠多还是回肠多、手术后小肠的代偿能力也有关。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能否治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小肠剩余长度、病因、治疗时机和护理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如果新生儿的小肠剩余长度足够,且能够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那么,通过早期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可以逐渐恢复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营养、肠内营养、药物治疗等,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控制腹泻,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如果新生儿的小肠剩余长度过短,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那么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预后也会不理想。
此外,对于一些先天性短肠综合征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长期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甚至需要进行小肠延长术或小肠移植手术。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胎儿与新生儿外科 文婉蓉】
【编辑:YT 】
发布于:湖南省淘配网app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